10月30日,宜昌盾构工程贯通的第二天,记者如约与宋华奇进行了一次面对面访谈。
一袭火红的工装,给53岁的宋华奇那略显疲惫的脸上平添了许多精气神。我们的采访就在他的办公室里开始。
宋经理的神经和胃连着盾构机。宋华奇有神经性头疼病。一次出门在外,听说盾构机出问题不掘进了,他马上赶回工地。说也奇怪,回到工地上的当天晚上,就有了进度,宋华奇的脑袋马上就不疼了。今年7月是宜昌盾构工程最艰难的时期。由于修复磨损刀盘耽误了18天,那段时间,宋华奇的头又疼了,饭也吃不下了。
作为盾构项目经理,盾构机始终装在宋华奇的心里。10月29日,全长1405米的宜昌长江穿越隧道顺利贯通,直径4米的盾构机大刀盘破土而出时,宋华奇拍打着盾构机,动情地说:“哥儿们,终于又见到你了!”那一刻他只说了一个字:“爽!”
黄石、武汉盾构工地继续向前推进。宋华奇自豪地说:“如果这两个地点穿越成功,到2008年,我们可就是五盾长江!”
是盾构选择了你,还是你选择了盾构,对于记者这样的提问。宋华奇说:“有人说是我推动了管道局盾构事业的发展,可我却觉得是盾构机一直推着我往前走。”
“1999年4月,管道四公司组建盾构开发小组,我任组长。当时,啥叫盾构我们一无所知,就连辞典中都查不到这个词。我们只得通过供应处查到美德法日有关盾构设备的资料。2002年,忠武线红花套盾构穿越,是我们第一次进行盾构施工,那时我就暗下决心:全力打造‘中国石油第一盾’。”宋华奇接着说。
许多人说宋华奇善用人,会管人,几年的时间,盾构就有20多名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。
俗话说,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。可宋华奇认为,十个臭皮匠,也顶不了一个诸葛亮。抓好各分部经理就是宋华奇的用人之道。“我的观点是‘疑人要用,用人得疑’。疑,是对企业负责,对年轻人负责。只有疑,才能及时指出他的缺点毛病,帮助他尽快成长。”
谈到未来打算,宋华奇说:“我这辈子怕是离不开盾构机了。目前,国内管道建设正迎来一个空前的施工高峰,其中多次穿越大江大河,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。我就是想带好这支队伍,等到我退休的时候,交给管道局一支响当当的盾构铁军。”